博物馆建设——青岛记忆之“食具”

  • A+
所属分类:万国食皿馆

博物馆建设——青岛记忆之“食具”

筷子有多种名称,先秦时期称「挟」,也作「荚」。郑玄注释:「挟,犹箸也,今人谓箸为挟提。」汉代著名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著《史记》时,称商纣时期的筷子为「箸」,古写为「木箸」。两汉又出现了「筋」字。隋唐时李白《行路难》诗曰:「停杯投筋不能食」;杜甫《丽人行》诗云:「犀箸厌饮久来下,鍪刀镂切空纷纶。」从两位大诗人的诗句中,我们知道,唐代「筋」与「箸」通用。不过自唐代起,宋、元、明、清皆统一称「箸」。

博物馆建设——青岛记忆之“食具”

但箸的名称,并非保持到底,明代发生了变化。明陆容《菽园杂记》云:吴俗舟人讳说,「住」与「箸」谐音,故改「箸为快儿」。因为吴中船民和渔民特别忌讳「箸」,他们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没生意,他们更怕船「蛀」,木船「蛀」了漏水如何捕鱼。在这种迷信谐音的思想指导下,故见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图吉利。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语》中说得更明白:「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

博物馆建设——青岛记忆之“食具”

今因流传已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虽然明代已有人称「箸」为「快」,但清康熙并不承认民间将快加了竹字头的「筷」字。这可以从《康熙字典》中仅收录「箸」而不收「筷」得到证明。但皇帝也难以抵挡民间怕犯忌,喜口彩的潮流。在《红楼梦》四十回,在贾母宴请刘姥姥一段中曹雪芹三处称「箸」,两次呼「筋」,而四次直接写明「筷子」。

博物馆建设——青岛记忆之“食具”

当今社会,筷子的称呼己习以为常,但专家学者在书法、诗词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称筷子为箸或筋,并没有如《推蓬寤语》所言「忘其始也」。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些我馆收藏的曾经老青岛里院使用的中国筷子尤其是乌木筷子还有他们曾经使用过的德人使用的一战德式餐具,中西餐具如此不同,但是使用餐具的里院人们把它们融合出别样的味道。

博物馆建设——青岛记忆之“食具”

筷子是我国特殊的发明,在筷子中乌木筷子则属于具有收藏价值的奢侈品,因为乌木木筷子可以彰显主人的身份地位所以从古到今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博物馆建设——青岛记忆之“食具”

乌木属于比较名贵的物种,木料本身没有特殊气味和毒害,而且耐热的性能非常显著还具有抗菌效果,经过精细的打磨雕刻做成筷子更是健康而环保的,使用的时间越长光泽度越好。

博物馆建设——青岛记忆之“食具”

乌木筷子耐用:一般的筷子用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变色,弯曲,很多筷子会变黑、变黄,使人看了颇为扫兴,而乌木筷子因其材质的物理属性,具有耐磨、耐热、抗菌的作用,不褪色、不变形,用得越久其色泽越发光亮。

博物馆建设——青岛记忆之“食具”

乌木筷子祛火解毒:乌木本身作为一种药材,有较好的药用价值,能祛火解毒。乌木经过多道工序加工成筷子,使得筷子也具有了一定的祛火解毒功效。

博物馆建设——青岛记忆之“食具”

乌木筷子的外观精美:乌木筷子的外观轻巧精美,颜色呈深紫褐色或黑色,表面或具有细密的纹理,具有光泽。

博物馆建设——青岛记忆之“食具”

乌木:是沉积在河床下的楠木、柏木等树材经过与河沙中大量金属元素的物理、化学反应和河水沙石侵蚀、冲刷后形成的,表面凹凸不平的密度大、硬度大的木材。

由于天然乌木的孔眼多,空心面积大,裂纹长,所以可使用的材量很少,并且其硬度比较高,加工成筷子是不容易的,价格会因乌木的新旧而有异,老乌木筷子价值几百上千,新的乌木筷子一百多一副。乌木的密度为1.14,高于水,可在水中下沉,木材的含油性高,遇高温后有出油现象,精细抛光后略有透明感,不易开裂。木料的质地硬度极高,不易磨损。老木颜色呈纯黑色,基本没有纹理,新木的颜色呈紫黑色,略显山状走向木纹。木料纤维细腻,无毛孔,耐潮湿。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好运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