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西洋白眼镜,市自香山墺。
制镜大如钱,秋水涵双窍。
蔽目目转明,能察毫末妙。
暗窗细读书,犹如在年少。
西式的眼镜大约是在15世纪中期传进中国。据说是在1410年,由满剌加国王朝贡而来。但因为当时的眼镜镜片是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材料稀少,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根本戴不起,故而常被皇帝当作宝物赐给大臣。
上图为我馆收藏的里院人使用过的德占时期德制专业配镜工具
现在的眼镜配镜业非常发达,但百年前我们老里院人如何看清世界的呢?我馆收藏有里院人使用过的百余年前德占时期德制专业配镜工具、德占时期德制放大镜、日占时期日制放大镜等。知道百余年前德占时期里院人是如何配眼镜的吗,请看上图箱子,在青岛的里院,里院人已经在使用这种紧跟时代潮流的“现代”工具去为自己打造一副属于自己的眼镜。
上图为我馆收藏的里院人使用过的德占时期德制专业配镜工具内的验光镜片
中国最早出现的专业配镜眼镜店是洋人开的,清朝光绪末年,上海有一个叫高德的美国商人开设了一家高德洋行经营验光配镜业务,他招收了一批有文化懂英文的中国工人,经过培训使他们掌握西方配镜技术。随后现代化配镜技术就在中国大地兴起,青岛里院人也就率先使用了现代化的配镜工具。
古时候的人近视率很低,因为古代近视的基本上都是文人学者,古代读书人不多,这是不争的事实,古人写字用毛笔,眼、笔、字的距离很健康,而且每个字都是固定大小。一般只有那些挑灯夜读的学生才会近视。
大家都知道,读书时摇头晃脑,摇头晃脑可以改善脊椎,并且使学生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摇头晃脑时基本是闭目,这样又可以缓解眼部疲劳。
上图为我馆收藏的里院人使用过的德占时期德制专业配镜工具内的验光镜片,仔细看上边雕有精美西欧巴洛克风格的纹饰
上图为我馆收藏的里院人使用过的德占时期德制专业配镜工具内的验光镜片,每一个镜片都标注有一个特点区间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着验光师给予所配眼镜的数度
上图为我馆收藏的里院人使用过的德占时期德制专业配镜工具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