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路上残存的历史旧址(老照片解读铃木医院)

  • A+
所属分类:青岛记忆
摘要

  上海路上残存的历史遗址――老照片解读铃木医院

  

  

  

  

  

  

  昨天登录《发现青岛》,看到网友“远古的角落”上传的一张老照片,寻问这是哪里的建筑?我一眼就看出那里是早年的铃木医院,位置就在上海路和陵县路交叉口,大门设在上海路上,门牌号码是49号。匆忙回帖之后,便开始整理原始资料,将更详细的历史沿革奉献给广大网友,以飨读者。

  这座位于上海路西端的日式建筑始建于1922年,这一年正是青岛主权回归祖国,日军在一战后首次全面撤军回国。

  铃木医院的建筑属于三层日式并略带西洋风格的建筑,在建筑的东、南两面分别有一个尖顶立面,成为很好识别该建筑的主要特征。该建筑建成之后,便以铃木医院的面目出现在岛城市民眼中。其实由于建筑面积受限,地上建筑只有三层(包括顶层阁楼部分),充其量可视为私人大型诊所而已。主体建筑的一、二层为各科门诊部,各有六个大房间以供使用。地下还有一层房间,面积略小属于医院人员的生活间,顶层阁楼则作为堆放药品及器具的小仓库。医院营业历史很短,仅有5年!医院单纯为日本人看病,必然不会生存太久。

  在医院的院子西边则有一排二层小楼,二楼的房屋两侧各有六个小房间,作为医院的单间病房。楼下房间的大门则不走医院的院子,整个六大间出租给日本商人,主要作为制作日本料理-板扳鱼等的作坊。(注:板扳鱼是日本早期食品中的一种,即将海鱼除刺后,磨成鱼糜再加入调味料,压挤成木板状并烘干去除水分。佐餐时将板扳鱼用小刀在米饭上面刮下细鱼粉即可,据说味道极为鲜美。)在这里制作的水产品全部供应给日人居住区的料理店。

  1928年日本人回国并将铃木医院的房产转让给当时富甲岛城的刘子山。(注:刘子山系山东掖县珍珠乡弯头村人氏)他早年来青并与匀私煌甚密,据说从事鸦片和房地产、商贸等大宗买卖,财富日渐积累。自日人来到青岛后又与之打得火热,继续从事多种贸易,民国时期又承办过几所学校。他大量收购日方不动产,然后转手倒卖或出租给岛城居民,从中牟利甚巨。。。。因其拥有许多房产,遍布岛城各地,故有刘半城之称。

  至于当年日本人为何转让房产回国?可能与当年发生在山东济南的“五卅惨案”有一定联系。鉴于日军在济南的暴行,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抵制日货,宣传抗日也是日渐高涨。经营环境的恶化,周围群众的怒视,使得日本部分商人选择回国,在青日人的减少,则是对私人医院的沉重打击,无法立足了。

  如今我们从这张老照片上判断,拍摄时间应该在1923-1928年之间,大门口站立着身穿和服的日本女人,说明这里还是铃木医院的时代。

  从刘子山接手那时起,这座日式建筑自此更换了新主人,成为民居建筑并一直保持到今天。如今的铃木医院旧址尽管主体格局大体保持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早已变得破烂不堪,恐怕不久也将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了。90年代初,刘子山的孙子携全家从台湾赶来探望昔日的老建筑,也不知当时他的心情如何?这里的房子依旧在,只是主人不再来。

  文中图片说明:图片1:上世纪20年代的铃木医院外景。

  图片2:现在的铃木医院旧址。

  图片3:医院的门诊部大门。

  图片4:医院南侧的尖顶立面。

  图片5:医院西侧的半地下室。

  图片6:院子西侧的单间病房。

  铃木医院周边状况链接:

  该建筑的斜对面有座三层楼的拐弯大楼,那就是解放前有名的裕得利酱菜园,这是以腌制的各色酱菜而闻名岛城。在1922年建成的酱菜园大楼里面竟也有刘子山的房产,酱菜园在轻藻町(今甘肃路)上还有腌制酱菜的大排作坊。酱菜园一直维持经营到上世纪90年代才彻底消失,随后成为一家保健品商店。

  在铃木医院旧址的北边还有一座二层的小楼,30-40年代那里是一家修车行,因老板姓李,大家称李记车行。解放前几年这里又被当做临时物资仓库,解放后成为民居小楼。1958年拆除在原址盖起了四层楼房至今。

  上世纪20年代初,日本人在若叶町(今陵县路)上的南北两端分别建有博爱医院和博仁医院,都是属于私人小型医院,经营时间不长便分别转让了。如今博爱医院的旧址尚在,博仁医院早已经被拆除并盖起了大楼。

  最后,冒昧的借用了“远古的角落”的老照片进行解读,请多包涵。致谢!

  上海路上残存的历史遗址――老照片解读铃木医院

  上海路上残存的历史旧址(老照片解读铃木医院)

  上海路上残存的历史旧址(老照片解读铃木医院)

  上海路上残存的历史旧址(老照片解读铃木医院)

  上海路上残存的历史旧址(老照片解读铃木医院)

  上海路上残存的历史旧址(老照片解读铃木医院)

  上海路上残存的历史旧址(老照片解读铃木医院)

  昨天登录《发现青岛》,看到网友“远古的角落”上传的一张老照片,寻问这是哪里的建筑?我一眼就看出那里是早年的铃木医院,位置就在上海路和陵县路交叉口,大门设在上海路上,门牌号码是49号。匆忙回帖之后,便开始整理原始资料,将更详细的历史沿革奉献给广大网友,以飨读者。

  这座位于上海路西端的日式建筑始建于1922年,这一年正是青岛主权回归祖国,日军在一战后首次全面撤军回国。

  铃木医院的建筑属于三层日式并略带西洋风格的建筑,在建筑的东、南两面分别有一个尖顶立面,成为很好识别该建筑的主要特征。该建筑建成之后,便以铃木医院的面目出现在岛城市民眼中。其实由于建筑面积受限,地上建筑只有三层(包括顶层阁楼部分),充其量可视为私人大型诊所而已。主体建筑的一、二层为各科门诊部,各有六个大房间以供使用。地下还有一层房间,面积略小属于医院人员的生活间,顶层阁楼则作为堆放药品及器具的小仓库。医院营业历史很短,仅有5年!医院单纯为日本人看病,必然不会生存太久。

  在医院的院子西边则有一排二层小楼,二楼的房屋两侧各有六个小房间,作为医院的单间病房。楼下房间的大门则不走医院的院子,整个六大间出租给日本商人,主要作为制作日本料理-板扳鱼等的作坊。(注:板扳鱼是日本早期食品中的一种,即将海鱼除刺后,磨成鱼糜再加入调味料,压挤成木板状并烘干去除水分。佐餐时将板扳鱼用小刀在米饭上面刮下细鱼粉即可,据说味道极为鲜美。)在这里制作的水产品全部供应给日人居住区的料理店。

  1928年日本人回国并将铃木医院的房产转让给当时富甲岛城的刘子山。(注:刘子山系山东掖县珍珠乡弯头村人氏)他早年来青并与匀私煌甚密,据说从事鸦片和房地产、商贸等大宗买卖,财富日渐积累。自日人来到青岛后又与之打得火热,继续从事多种贸易,民国时期又承办过几所学校。他大量收购日方不动产,然后转手倒卖或出租给岛城居民,从中牟利甚巨。。。。因其拥有许多房产,遍布岛城各地,故有刘半城之称。

  至于当年日本人为何转让房产回国?可能与当年发生在山东济南的“五卅惨案”有一定联系。鉴于日军在济南的暴行,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抵制日货,宣传抗日也是日渐高涨。经营环境的恶化,周围群众的怒视,使得日本部分商人选择回国,在青日人的减少,则是对私人医院的沉重打击,无法立足了。

  如今我们从这张老照片上判断,拍摄时间应该在1923-1928年之间,大门口站立着身穿和服的日本女人,说明这里还是铃木医院的时代。

  从刘子山接手那时起,这座日式建筑自此更换了新主人,成为民居建筑并一直保持到今天。如今的铃木医院旧址尽管主体格局大体保持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早已变得破烂不堪,恐怕不久也将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了。90年代初,刘子山的孙子携全家从台湾赶来探望昔日的老建筑,也不知当时他的心情如何?这里的房子依旧在,只是主人不再来。

  文中图片说明:图片1:上世纪20年代的铃木医院外景。

  图片2:现在的铃木医院旧址。

  图片3:医院的门诊部大门。

  图片4:医院南侧的尖顶立面。

  图片5:医院西侧的半地下室。

  图片6:院子西侧的单间病房。

  铃木医院周边状况链接:

  该建筑的斜对面有座三层楼的拐弯大楼,那就是解放前有名的裕得利酱菜园,这是以腌制的各色酱菜而闻名岛城。在1922年建成的酱菜园大楼里面竟也有刘子山的房产,酱菜园在轻藻町(今甘肃路)上还有腌制酱菜的大排作坊。酱菜园一直维持经营到上世纪90年代才彻底消失,随后成为一家保健品商店。

  在铃木医院旧址的北边还有一座二层的小楼,30-40年代那里是一家修车行,因老板姓李,大家称李记车行。解放前几年这里又被当做临时物资仓库,解放后成为民居小楼。1958年拆除在原址盖起了四层楼房至今。

  上世纪20年代初,日本人在若叶町(今陵县路)上的南北两端分别建有博爱医院和博仁医院,都是属于私人小型医院,经营时间不长便分别转让了。如今博爱医院的旧址尚在,博仁医院早已经被拆除并盖起了大楼。

  最后,冒昧的借用了“远古的角落”的老照片进行解读,请多包涵。致谢!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